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原1958年太原锅炉厂,紧追前沿技术
疫情过后,传统制造业修复空间有限,而伴随5G、半导体、云计算等科技产业景气全球化扩散,智能制造领域的空间弹性更大。
疫情影响了制造业的复苏节奏,倒逼转型升级
疫情影响:2019年第四季度以来,制造业呈现复苏态势,疫情短期扰乱节奏
2020年2月,制造业PMI为35.7,环比1月下降14.3个百分点,主要原因是疫情停工之下制造业供应链运行放缓,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均明显收缩,就业情况也较为紧张,从而打乱了2019第四季度以来制造业的弱复苏节奏。
根据产业链跟踪,大部分制造业企业于2月中下旬开始陆续复工,复工率逐渐爬坡,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,市场需求集中释放,企业加快复工复产,制造业投资有望于今年第二季度恢复增长。
从2019年制造业投资走势来看,一方面,贷款需求指数、制造业和5000户工业企业景气扩散指数显示,资金周转状况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1-2个季度后制造业投资的前瞻指标,但两者在2019第四季度环比有所回升,预示2020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有望弱复苏;另一方面,截至2019年12月,制造业民间投资(占全部制造业投资80%以上)累计增速小幅反弹至2.77%,支撑制造业投资企稳。
2019年制造业投资增长3.1%,制造业投资结构优化和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趋势明显。如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同比增长17.3%,快于全部投资11.9个百分点,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.7%,快于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14.3个百分点;同时,在装备制造业、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速都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,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升至32.5%和14.4%。
此次新冠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,可以从供给端和需求端来观察。全国性的停工停产造成不少行业的需求被不同程度地延后乃至消失,而疫情下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、远程办公的兴起等则激发不少子领域需求的快速增长。
从供给端来观察,工厂停工对不少产业供给端的压制同样不容忽视。
另外,又可从需求递延、需求增长、需求消失、供给收缩四个维度,对制造业产业链中各个子行业的需求与供给进行细分归类。
需求递延的如机械设备(工程机械、自动代装备等)、汽车(乘用车、汽车零部件、EV、重卡等)、交通运输(港口运输)、电子(消费电子相关)、通信(无线主设备产业链、光纤、光通信设备、光模块、物联网等)、计算机(消费信息化,如To G信息化、酒店餐饮等) 、医药生物(创新药、疫苗接种等)。
需求增长的包括机械设备(红外成像、口罩设备等) 、环保(清洁消毒设备、医疗危废处置等) 、通信(IDC /CDN、云视频会议等) 、计算机(远程办公、医疗IT、网络安全等)、医药生物(医疗大行业大部分领域)。
需求消失的有汽车(汽车流通、客车等)、交通运输(航运、机场、公共出行等)、公用事业(电力、燃气等)。
供给收缩的如光电子信息、汽车及零部件、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是武汉市三大支柱产业,同时伴随全球疫情蔓延,将会加剧部分供给收缩,主要包括硅片、液压件等。
疫情过后: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加码,焦点在“新基建
疫情过后,市场的关注最终要落脚在经济,而经济层面的企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。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修复市场对于疫情的过度悲观预期,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,因此,近期逆周期政策自上而下不断加码。
从结构上看,传统制造业行业修复空间有限,相关板块超跌反弹的幅度和持续性可能受限,而伴随5G、半导体、云计算等科技产业景气度全球化扩散,科技主线的中长期方向和弹性更大。